踏球
踏球,在唐代叫做“蹋球”,也叫“胡旋舞”,又名“骨鹿舞”。是一种双足立于球上,并使之滚动旋转的游艺形式。旋球图画像石从“胡旋舞”的“胡”字来看,这种游艺形式似非中原地区原有,而是由少数民族地区传人的。白居易《新乐府·胡旋女》曾这样描述道:
胡旋女,出康居……
弦歌一声双袖举,回雪飘飘转蓬屋。
左旋右旋不知疲,前匝万周无已时。
由诗中可知,仅就胡旋舞的“舞”而言,最早应来自西域康国,因由女子表演,故名“胡旋女”。过去,史家一般认为胡旋舞流行于长安是在唐玄宗时,此后逐渐与当时盛行于长安的百戏游艺结合演化为踏球戏。但是,从有关资料来看,唐代的这种踏球戏应是由汉代的“旋球”形式发展、演化而来的,只不过是由原来的以手滚动圆球变为以双足滚动圆球,同时在发展中又吸收了唐代盛行的一些“胡舞”的特点。因而踏球戏在唐代又被称为“胡旋舞”应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关于踏球游艺的运动方式,《新唐书》云:“胡旋舞,舞者立球上,旋转旋球图画像石如风。”《乐府杂录》云:“舞有骨鹿舞、胡旋舞,俱于一小圆球上舞,纵横腾踏,两足终不离球子上,其妙如此。”唐人封演所著《封氏闻见记》说:“今乐人又有蹋球之戏,作彩画木球高一二尺,女伎登蹋球,宛转而行,萦回来去,无不如意。”唐人段安节《乐府杂录》、宋人王谠《唐语林》等也有关于踏球的记述。唐末段安节《乐府杂录》之《俳优》条云:“有夷部乐,即有扶南、高丽、高昌、骠国、龟兹、康国、疏勒、西凉、安国,……舞有骨鹿舞、胡旋舞,俱于一小圆球子上舞,纵横腾踏,两足不离于毯子上,其妙如此也。”
“骨鹿”,从球的滚动声音取名,“胡旋”既点出舞态——旋转,又指明来自何方——胡。封氏与段氏所记无疑是同一事物,而段氏告诉我们踏球是从“夷”那里传来的。今天杂技中的狮子踏绣球,球与狮子结合得天衣无缝,为什么呢?原来,舞狮和踏球均非中原所有,有可能都来自西凉。这或许正是它们结合一处时,毫无斧凿之痕的缘故吧。
唐代女子踏球游戏的形态,唐人王邕在《内人蹋鞠赋》中作了详尽地刻画,他首先描绘了人物的出场:“球上有嫔,球以行于道,嫔以立于身出红楼而色妙,对白日而颜新。”接着,就形容宫女们在球上“扬袂叠足,徘徊踟躅虽进退而有据,常兢兢而自勖球休兮似珠,人颜兮如玉下则风雷之宛转,上则神仙之结束无习斜流,恒为正游球不离足,足不离球。”最后,在赋中利用洛神赋和赵飞燕故事生动地写出表演达到高潮的情况:“疑履地兮不离地,疑虑腾兮还践其实当是时,华庭纵赏,万人瞻仰洛神遇而耻乘流唐代木射示意图,飞燕逢而惭在掌几看制而功息,几度纷而来往倏而复归于云霄,何微妙之忽恍。”古典文学作品中如此杰出地描写一项球类游艺,使一千多年以后的我们,读了之后,如身临其境目观唐代宫女们的表演。作者还认为:“方知吾君偃武之日,修神仙(导引)之术但欲扬其善教,岂徒悦其淑质,谓艳色今可轻,使宫女兮程功而出。”看来,唐玄宗李隆基吸收踏球游艺是作为宫女们体操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