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孟尝君传
此文为读《史记·孟尝君列传》的读后感,也是历来传诵的翻案名篇,驳斥“孟尝君能得士”的传统观点,提出“鸡鸣狗盗之徒”不配“士”之称号,从而反映出作者的气魄和胸襟。后人评价此文“尺幅千里”,“语语转,笔笔紧,千秋绝调”。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12,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12。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据《史记·孟尝君列传》载,孟尝君礼贤下士,无论贵贱,都给予优厚的待遇,有食客千人。孟尝君,即战国时的齐国贵族田文。
卒:终于。脱:逃脱。虎豹之秦:不少封建史学家认为秦残暴,常称为“暴秦”。
世人都称道孟尝君能搜罗有真才实学的人,人才也因此投奔在他的门下,而他也终因他们出力相助,得以从虎豹一样凶残的秦国逃脱出来。
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12,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12,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特:仅仅,只是。
南面:面向南。古代面向南为尊位,帝王总是南面而坐。
唉!其实孟尝君只不过是那些鸡鸣狗盗之徒的头目罢了,哪里称得上能搜罗有真才实学的人呢?如果他不是这样,凭借齐国的强大,即使得到一个真正的人才,就应该可以制服秦国而南面称王,哪还用依靠鸡鸣狗盗之徒的力量呢?鸡鸣狗盗之徒在他的门下出现,这正是真正的人才不去投奔他的原因啊。
同学一首别子固
本文是庆历年间,作者在读了友人曾巩写给他的《怀友》一文后所作。通过叙述孙侔和曾巩言行的一致和志趣的相似,表现朋友之间的志同道合,情深意笃及互相慰勉。全文运用陪衬法,处处以孙侔陪说曾巩,交互映发、参差错落,“淡而弥远,自令人回味”(吴楚材、吴调侯)。
江之南有贤人焉12,字子固13,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淮之南有贤人焉13,字正之13,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二贤人者,足未尝相过也,口未尝相语也,辞币未尝相接也13,其师若友,岂尽同哉?予考其言行,其不相似者何其少也!曰:学圣人而已矣。学圣人,则其师若友必学圣人者。圣人之言行,岂有二哉?其相似也适然。
江:指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