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没多久,红艳香甜的荔枝就热热闹闹地上市了。大家在享受美味时,不免担心吃完荔枝后会出现四肢无力、喉咙痛等上火症状。然而,吃荔枝为什么会上火呢? 荔枝最大的特点是甜。一般来说,水果的甜是由蔗糖(可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和果糖两种糖类物质决定的。而我们的机体偏好葡萄糖,所有细胞活动基本上是靠葡萄糖提供能量。而果糖需要肝脏经过一番周折,把它们的一部分转化成葡萄糖后,才能被人体利用。而荔枝的甜主要来自于果糖,由于缺少了葡萄糖,包括大脑在内的零件自然无法正常运转。再加上夏季人们进食量变小,更加剧了葡萄糖供给不足,从而出现头晕、面色苍白、乏力等低血糖症状,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上火”。 此外,还有少数人吃完荔枝后,会出现食欲不振、腹泻和浮肿等症状,是因为他们体内缺乏代谢果糖所需要的酶。 至于喉咙痛、发热、生疮之类的症状,与吃荔枝无关,更与吃的数量没有必然联系。而是因为,荔枝成熟恰逢暑期,也是身体不适多发的时期,二者之间就被建立起了莫须有的联系。如张三吃了两斤荔枝,碰巧暴晒了一下午,引起了中暑头晕等症状;又或者李四吃了五斤荔枝,碰巧不小心得了感冒。 因此,要吃荔枝不上火,最关键的是保证体内的血糖浓度。 有说法称,吃用淡盐水泡过的荔枝不容易上火,而事实上,淡盐水很难渗透进入荔枝壳,就算是盐分泡了进去,也不会对荔枝的成分有影响,更不会提高体内的血糖浓度。 还有人说,用荔枝壳煮水喝不容易上火,其实这种做法并不可取,因为荔枝壳中没有能提高血糖浓度的神奇物质,况且喝荔枝壳水,那上面积累的灰尘和运输中用到的保鲜剂还可能添上新的麻烦。 正确的做法是,限制每次吃荔枝的量,以不影响正常的饮食为好,降低肝脏转化果糖的负担。在吃荔枝的同时,要吃一些面包、饼干等淀粉类食物,这样能保证血液中的血糖浓度,避免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