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是观之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盗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天下之善人少
由是观之,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盗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天下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则圣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矣。
强盗问他的头目盗跖:“强盗也有道吗?”盗跖说:“当然有道,天下什么事都离不开道。当强盗的学问大着呢!能猜出室中所藏的东西,这就叫‘圣’;偷东西先进去的,这就叫‘勇’;逃走时能够为同伴断后的,就叫作‘义’;判断可不可以去偷,这就叫‘智’;偷得东西后,能共同分享的,就叫作‘仁’。这五条标准不具备就能成为大盗的,天下没有这个道理。”
由此看来,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大盗不得圣人之道不行。如果天下行善的人少,不行善的多,那么圣人教诲能有利于天下的就少,而有害于天下的就多。
对同样的一套理论,不同身份的人就有不同的理解,圣德之人说出来的就是能为善人用,而鸡鸣狗盗之辈说出来的虽然也颇有道理,但由于不是建立在基本的道德规范之上,没有安守本分地做事,所以也只是牵强附会罢了。由此可知,理论再完美也好,谋略再多也罢,关键要看是谁来执行,执行的目的又是什么,这才是我们判断理论、谋略是好是坏的依据。
得道则治 失道则乱
由是言之,夫仁义礼乐、名法刑赏、忠孝贤智之道,文武明察之端,无隐于人,而常存于代,非自昭于尧汤之时,非故逃于桀纣之朝。用得其道则天下理,用失其道而天下乱。
故知制度者,代非无也,在用之而已。
综上所述,孔孟所标榜的仁义礼乐也好,法家所提倡的名法刑赏也罢,还有忠、孝、贤、智这些做人的基本原则,文武明察的世俗才智,都是天地之间的真理。经常表现在人们身上,世代常存,并非仅存于尧、舜时代,但在夏桀、商纣时的混乱时代就不会出现。能够顺应其道治理,就可天下大治;违背大道,势必天下大乱。一治一乱,全在于人。
由此可知,制度是历代都有的,关键是如何运用。
治世之术,只知道用合适的方法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要发挥其最大的作用,用人如此,运用事理也不例外。能审时度势地顺势而为,就可事半功倍;不假思索,一味蛮干,很可能事倍功半。所以说,用人做事一定要适应事物本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抓住其本质所在,便可实现大治。
本篇论述了各种政治理论观点的是非曲直。作者列举了从唐前经史典籍中撷取53对正反命题,看上去水火不容,其实各有道理。自尧、舜至隋唐的大家名流、帝王将相,唇枪舌剑,雄辩滔滔,发人深省,启迪心智。
明哲保身 杀身成仁
夫损益殊途,质文异政。或尚权以经纬,或敦道以镇俗。是故前志垂教,今皆可以理违。何以明之?
- 个人职业病申请鉴定程序是什么?[图]
- 如何提升自己的职场竞争力?[图]
- 行政经理岗位职责是什么?[图]
- 年底找工作,太难了!你觉得难吗?[图]
- 采购新手如何快速掌握采购流程?[图]
- 职场白领求职时,不得不知的礼仪细节![图]
- 明矾的药理用途是什么[图]
- 怎样让你的孩子智商高[图]
- 生个孩子有多少花费?[图]
- 病了更忌“想不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