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KTV招聘网!
loading
免费发布信息
·甘南 [切换]
    甘南KTV招聘网 > 甘南热点资讯 > 甘南励志/美文 >  孟知祥虽然没享受多少做皇帝的滋味就甩手走了,但毕竟他为孟家打

    孟知祥虽然没享受多少做皇帝的滋味就甩手走了,但毕竟他为孟家打

    时间:2022-06-21 15:02:13  编辑:快推网  来源:  浏览:547次   【】【】【网站投稿
    孟知祥虽然没享受多少做皇帝的滋味就甩手走了,但毕竟他为孟家打下了一方江山,他相信自己拼杀多年积攒下来的家底,足够儿子们挥霍的。但孟知祥始终没有忘记多年以来他和一个人的对话,他心中总有一股不祥的预感,孟家治蜀不会超过两代人。《五代史补》记载了这个著名的故事:“孟知祥之入蜀,视其险固,阴有割据之志。洎抵成都,值晚,且憩于郊外。有推小车子过者,其物皆以袋盛,知祥见,问曰:‘汝车所胜几袋?’答曰:‘尽力不

    孟知祥虽然没享受多少做皇帝的滋味就甩手走了,但毕竟他为孟家打下了一方江山,他相信自己拼杀多年积攒下来的家底,足够儿子们挥霍的。但孟知祥始终没有忘记多年以来他和一个人的对话,他心中总有一股不祥的预感,孟家治蜀不会超过两代人。

    《五代史补》记载了这个著名的故事:“孟知祥之入蜀,视其险固,阴有割据之志。洎抵成都,值晚,且憩于郊外。有推小车子过者,其物皆以袋盛,知祥见,问曰:‘汝车所胜几袋?’答曰:‘尽力不过两袋。’知祥恶之,其后果两世而国灭。”

    尽力不过两袋,孟知祥听成了尽力不过两代(人治蜀)。

    仁者

    ——三十二年太平天子话孟昶(上)

    蜀汉后主刘禅亡于西晋,前蜀后主王衍亡于后唐,后蜀后主孟昶亡于北宋。自古便被认为三大亡蜀昏君,实际上三人之间是有很大区别的。刘禅昏昏呆呆,自不必说。论艺术天分,王衍最高,音乐诗词样样拿手。孟昶艺术上并不逊色于王衍,但孟昶在政治上的能力却远胜王衍,能做三十二年太平天子,足以说明孟昶的能力。只不过执政晚年稍显昏庸,再加上遇到了如日中天的周宋王朝,灭亡也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把孟昶和北宋仁宗赵桢互换一下,孟昶的成就当在赵桢之上。赵桢一味仁柔,而孟昶柔中带刚,该杀人时毫不手软。甚至还存在一种可能,如果中原不出现柴荣这样的绝世天才,孟昶的天下传上百年也不是问题。

    梁贞明五年(919年)十一月,孟昶生于河东首府太原,而其父孟知祥时任河东中门使(相当于枢密使)。孟氏父子都没有想到,他们的人生之花会在数千里之外的天府蜀中盛开。

    关于孟昶生母李氏的身份,历史上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李氏本是唐庄宗李存勖的低等嫔妃,后来被孟知祥得到。第二种说法出自宋人张唐英《蜀梼杌》,李氏本是孟知祥原配福庆大长公主的使唤丫头,福庆公主对孟知祥说:“此婢有福相,当生贵子。”命令孟知祥和李氏发生关系,遂生孟昶。

    其实孟昶是孟知祥第三个儿子,但因为面相大师周元豹一句“此儿骨法非常,宜爱之。……将来可为四十年偏安主”,迷信的孟知祥便深信不疑,孟昶的继承人身份很早就被确定。孟知祥病重后,正式立本名孟仁赞的孟昶为太子,监国事。蜀明德元年(934年)七月二十九日,十六岁的孟昶在父亲灵前继皇帝位,拉开了繁华似锦的蜀中太平盛世的大幕。

    自孟知祥据蜀至孟昶亡蜀,蜀中近四十年得享太平,但百姓太平并不意味着官场同样太平。自古官场便是杀人场,从来就没有太平过。孟昶在位初期所面临的险恶局面,是后人无法想象的。换言之,孟昶稍有不慎,便有可能人头落地。

    孟昶的威胁来自他的父辈,即跟随高祖孟知祥百战打天下的老臣宿将。孟知祥强枭雄武,这伙强人在孟知祥面前服服帖帖,但这不意味着他们会瞧得上孟昶这个半大毛孩子。其中有人认为蜀国是兄弟们打下来的,孟知祥死了,皇位应该让他们兄弟轮流做,凭什么私传给孟昶。

    孟蜀的重臣,计有宰相赵季良、保宁节度使赵廷隐、枢密使王处回、武信节度使李仁罕、控鹤指挥使张公铎、奉銮指挥副使侯弘实,这些人也是孟知祥钦定的辅政大臣。此外,还有侍中李肇,以及李仁罕的外甥、武信节度使张业。

    赵季良是文臣,与孟知祥有备、亮之交,他对孟昶还是非常礼敬的。赵廷隐是蜀中武将之首,但赵廷隐是孟知祥的铁杆心腹,对孟家忠贞不贰。真正的刺头,是李仁罕。

    李仁罕自认是开国功臣,但政治地位却在二赵之下,自然不满。他以“宿将有功,复受顾托”,要求孟昶把六军兵权交给他掌管。李仁罕让自己的马仔们四处制造舆论,孟昶此时羽翼未丰,和官场大佬普遍不太熟悉,所以不敢轻举妄动,先让李仁罕过过瘾。不过孟昶在“不得已”加李仁罕为中书令,判六军事之后,又给李仁罕掺了沙子,让地位更高,而且与李仁罕积怨极深的赵廷隐做六军副使,就中监视钳制李仁罕。李仁罕吃独食,也得罪了孟昶身边的玩伴,如医官使韩继勋、丰德库使韩保贞、茶酒使安思谦。这些人经常在孟昶耳边煽风点火,说李仁罕“有异志”,孟昶更是恨透了李仁罕。

    不过北宋人路振《九国志》却认为李仁罕忠恪为国,“(仁罕)奉幼主无隐情”,只是因为说话太直,“自以先朝旧老,遇事必谏”,这才得罪了韩继勋等人。但综合来看,李仁罕没有异志,但太过飞扬跋扈,官场上没人喜欢这样的人。鳌拜没有废康熙之意,但专权太横,康熙也要拿掉鳌拜,道理与孟昶拿掉李仁罕是一样的。

    甘南最新入驻机构
    15535353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