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 ( — )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治平
黄庭坚 (1045—1105)
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治平四年(1067)举进士。晚年两遭贬谪,卒于宜州(今属广西)。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共称为苏(轼)门四学士。尤长于诗。称“苏黄”,世称“江西诗派之祖”。陈后山以之与秦观共称“秦七、黄九”。
水调歌头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花上有黄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坐玉石,欹玉枕,拂金徽。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仙草何等碧绿呵,春天到武陵溪游玩。这里武陵溪并非实际的地方,只是暗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写的世外桃源。下两句写这个地方的实景:无数桃花盛开,花丛中还有黄鹂歌唱。这是远隔尘寰,鸟语花香的仙境似的地方,把瑶草生地进一步形象化了。这景物引起词人脱离尘寰,直上白云深处,一展彩虹似的浩气和幻想。但一转念,又有了苏轼的“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情绪,也就是没有完全抛弃人间的意思。所以“只恐花深处,红露湿人衣”。下片写自己倚坐在洁白如玉的石上,弹琴自娱。谪仙指李白,没有他用白螺壳杯同饮,又觉得人间寂寞,言外自然有不满之意。下面的“灵芝仙草”,代表世外桃源中的美好事物;“朱唇丹脸”代表醇酒妇人,也就是人间尘俗的一切,徒自长啸,有什么用处呢!因此明月逐我,醉舞下山去了。
清平乐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无行路,见不到春的行踪。啭,婉转鸣叫,声音好听,但不解其意。因风,随着风。为什么要问黄鹂呢?有这么一个故事,或者可以说明意义。有个戴颙,带着柑和酒外出,有人问他到什么地方去,他说去听黄鹂,因为它的鸣声既可砭责俗人的耳朵,也可以引起诗兴。
江城子
- 《魏书》甲辰以京师宗庙未成帝亲祠武皇帝于建始殿躬执馈奠如家人[图]
- 前年秦始皇派徐(即徐福)带领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求仙前年命韩终[图]
- 不为而成是说圣人顺应万物本性无为而治而万物也就自然长成了不出[图]
- 月日英舰“复仇神”号冲进三门口把钉在海中的木桩轻易拔去破坏了[图]
- 者者月 日早上锡诺普湾大雾土耳其舰队尽量泊近海岸以防俄国海[图]
- 我伫立在桥上见山涧中有个洗衣汲水的人我问他“此条涧水从东北流[图]
- 阿疏是女真一个部落的首领他的势力被消灭后就逃到了辽国借助契丹[图]
- 诚者天之道言实理之本体;思诚者人之道圣贤皆谓之思诚惟有工夫则[图]
- 《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每句虽只区区四字但句法多样语气自然创[图]
- 袁虎袁宏小字虎见《言语》 注佣载运租受人雇用运载租谷谢镇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