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层以反诘语气引起下文“说英雄谁是英雄?”指斥当时所谓“英
第二层,以反诘语气引起下文,“说英雄谁是英雄?”指斥当时所谓“英雄”的可笑与可恶。接着作者以比喻的手法,借助“五眼鸡”“两头蛇”“三脚猫”等丑恶怪物,活画出元末上层统治者的可鄙形象。五眼鸡这样的怪物却成了岐山的凤凰,两头蛇竟被当成了南阳的诸葛亮,三脚猫也会被捧为姜子牙,这些鼠肚鸡肠、心毒手狠、学识浅薄之辈,竟然被委以高官,赐予厚禄,何其可悲!
这种曲风是典型的“张鸣善体”,嬉笑怒骂、老辣质朴,其中漫画式的笔法以及形象的比喻,淋漓尽致地揭露了所谓“英雄”者的丑陋面目,可谓入木三分。
[中吕]普天乐
嘲西席
讲诗书,习功课。爷娘行孝顺,兄弟行谦和。为臣要尽忠,与朋友休言过。养性终朝端然坐,免教人笑俺风魔。先生道“学生琢磨”,学生道“先生絮聒”,馆东道“不识字由他”。
西席:家庭教师。古人以居西而面东为尊,故称老师为“西席”,以表示对教书人的敬重。
过:过错,过失。
终朝:整天。风魔:颠狂,举止不端。
絮聒:啰唆。聒(guō):声音嘈杂,使人厌烦。
馆东:出钱请老师的学生家长。
【评析】 本曲题为“嘲西席”,主要是嘲讽、戏谑呆板与啰唆的教书先生。
曲子起首两句为“讲诗书,习功课”,西席先生一本正经,板起面孔教授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以下“爷娘”起六句,不厌其详地记录教书先生的说教。其内容不外乎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谦和。具体来说,在家中,要孝顺爹娘、兄弟和睦;在社会上,作为臣子,要尽力效忠君主;作为朋友,莫言他人过错;每个人都要注意修身养性、举止端正,莫要举止癫狂惹人耻笑。这些都是空洞的说教,着实刻板乏味。虽然作者未着一笔一墨去描画教书先生的音容笑貌、行为举止,但那喋喋不休的语辞,使人不难想见这位老先生摇头晃脑的样子;而文言与口语的掺杂,又使人如闻其声。这样,一个迂腐的老学究形象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在一番空洞浅薄的说教之后,作者别出心裁,以先生、学生、馆东三方的态度结尾,惹人发笑。先生是自鸣得意、满口酸腐,继续叮嘱学生儒家经典乃为人立世之根本,且精辟深奥,一定要反复琢磨,死记硬背,才能领会掌握。而学生却是嫌老师啰嗦,甚至当面埋怨“先生絮聒”;馆东在听到先生告状之后,却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说了一声“不识字由他”,学不学无所谓,交学费就行了。说明馆东对先生根本不抱希望,这样一来,教学先生的忠于职守枯燥说教更是显得毫无意义。
全曲虽对西席先生极尽揶揄,但也令人感叹元代知识分子穷途末路的可悲命运。
杨朝英
[双调]水仙子
- 《魏书》甲辰以京师宗庙未成帝亲祠武皇帝于建始殿躬执馈奠如家人[图]
- 前年秦始皇派徐(即徐福)带领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求仙前年命韩终[图]
- 不为而成是说圣人顺应万物本性无为而治而万物也就自然长成了不出[图]
- 月日英舰“复仇神”号冲进三门口把钉在海中的木桩轻易拔去破坏了[图]
- 者者月 日早上锡诺普湾大雾土耳其舰队尽量泊近海岸以防俄国海[图]
- 我伫立在桥上见山涧中有个洗衣汲水的人我问他“此条涧水从东北流[图]
- 阿疏是女真一个部落的首领他的势力被消灭后就逃到了辽国借助契丹[图]
- 诚者天之道言实理之本体;思诚者人之道圣贤皆谓之思诚惟有工夫则[图]
- 《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每句虽只区区四字但句法多样语气自然创[图]
- 袁虎袁宏小字虎见《言语》 注佣载运租受人雇用运载租谷谢镇西[图]